《终南山的主人》开始预售!

   
     咨询电话:18612619576
Tap To Call

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(总结版)

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,6月12日在北京圆满举行,吸引了天涯论坛活动负责人,前沿讲座负责人等各界媒体和各界朋友。
在众多南山空同老师粉丝的邀请中,三羌文化第十期分别在青岛(6月21日)、深圳(6月28日)、上海(6月29日)举行,南山空同老师的沙龙讲座将掀起一次有关《道德经》的学习小热潮。

 

南山空同老师到底是谁?

 

《终南山主人》一书的作者,天涯热贴《mumuhuang揭密你所不知道的世界》楼主。他了解许多先秦历史的真相;他深知众多传统文化的秘密; 他懂得很多思想文化的起源; 他知道太多神话背后的故事。 南山空同先生每年走访终南山和昆仑山,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起源。

 

第一部分:《道德经》如何来解读?

 

解读误区:所有的《道德经》解读版本,都是从逐字逐句来解读,然后再努力的揣摩和分析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词的意思。这一种解读方法往往成为“盲人摸象”、“管中窥豹”,只能看到一部分,不能看到整体。
南山空同是如何看道德经呢? 
完全不一样!

南山空同老师将《道德经》梳理逻辑结构。原来《道德经》存在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。《道德经》全书分上下两篇:上篇讲道、下篇讲德。

每篇开头有导引内容,《道》篇和《德》篇分别有九章部分,每一部分内容又分若干个小节来诠释。

上篇《道经》的逻辑结构给大家分享:

道德经上篇索引

下篇《德经》的逻辑结构给大家分享:

道德经下篇索引

 

深圳: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现场

【深圳站】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
北京站: 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

【北京站】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第二部分:《道德经》的背景,作者老子的背景。

 

1、        三位老子

史记记载老子活了200多岁,其实一个人的寿命,根据生物细胞分裂和哺乳动物的生长规律,均得出大概在120-180岁左右,明显超出了人这个物种的生命极限。

老子,本姓老,子是爵位,也是一种尊称,就像古代世袭的爵位一样,祖父称之为老子,儿子也被人称之为老子。老子家族相当于史官家族,相当于现在图书馆长一样,或者相当于中央党校负责人。传承着一个国家核心思想。

第一位老子:伯阳甫,《史记》中“望周气衰,言其不过一纪”的老子,预言西周要灭亡。
其人真名无人记得,但因老耳字伯阳,故世人将其尊称为伯阳甫,其人实为老耳的太祖父(祖父的父亲)。

第二位老子:《道德经》内容的提供者。
姓老,名耳,字伯阳,道德经一书就是他的思想。
第二位老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真正传承人,周公的核心思想是“敬德保民”,即民心所向,天必从之,可是后来被统治阶级改的面目全非。当时的周朝,天子靠边站,诸侯轮番乱,统治者鼓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,将有利于自己的社会道德捧上了天,打着保卫家园的旗号,让老百姓去流血牺牲。

 

故老子的思想,是重点推崇天道和人性,而打压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的。这才有了第八十章的“安而乐朴”“小国寡民,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局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”。他是在呼吁老百姓不要被忽悠了,珍惜生命、安居乐业才是大家最应该重视的事情。

 

第三位老子:孔子见到的老子,其实不是《道德经》作者老耳,而是老耳的远方侄子辈(是侄子辈份,而非亲侄),其人姓老,俗名聃(因其耳际宽垂,故世人俗称为聃)。于公元前546“弭兵会盟”后来到周室,袭任周太史,其时周灵王在位。

 

 

2、三版《道德经》

孔子去见老聃时,《老子》(道德经)一书,已经被周王室所收藏了,那么,老聃为什么还要说“圣人述而不作”这样的话?

因为,《道德经》思想出于老耳,但真正动笔的,却另有其人,是尹喜。

第一个版本:楼观台的《道德经》

老耳与尹喜一起的十几年,尹喜向老子讨教了很多关于社会时局的问题,老耳都做了回答,尹喜非常尊敬老子,在回到楼观台后,因感念这些思想的珍贵,便将老子的话按照一定逻辑整理了出来,为防止在战乱年代丢失,便雕刻在楼观台的山上,这便是第一版的《老子》

第二个版本:周朝王宫的《道德经》

尹喜本人好修仙,他将官位传与儿子之后,在武当山修行时整理了第二个版本,便是周朝王宫储存的版本。

第三个版本:楚墓版本的《道德经》

尹喜回到楚国之后,又对《老子》(道德经)进行了完善的整理,而后在楚墓中发现。

很多人纠结在三个版本到底有什么不同,到底以那个版本为准呢,其实并无意义,只是表述上有所差异,但本质上相同,不影响理解。

获得智慧的快乐

照片说明:获得智慧的快乐!

 

不一样的《道德经》

照片说明:带来人生的思考!

深圳: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现场

照片说明:深圳站,人气暴涨!

 

第三部分:你所不知道的《道德经》

两千多年来,人们一直在通过两条途径来研究、探索《道德经》。一条是修道的。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乃至整个生命,在实践《道德经》的理论,在探索《道德经》的奥秘。但是,终因本性的差异和体验的不同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另一条是治学的。他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,仰天掘地,冥思苦索,虽然穷经皓首,注解汗牛充栋。但是终因种种局限,文者说文,字者道字,对于《道德经》的真谛,仍是隔雾看花,未得其真。

1、 关于“道”
“ 道可道,非恒道“,道理可以讲出来,但是道理并不是不变的,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改变,道也会变,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
“名可名,非恒名” ,道理可以用文字或者名词来描述,但是一个词的含义并不是恒久不变的,例如太多词汇其含义都在改变,例如小姐同志这样的词,才过来几十年,含义就改变了。许多词汇过了几千年,含义也早都改变了。所以不能单纯的从字面去理解,要从当时的含义、时代背景、以及作者的思维角度去理解。
什么是道?
要从三方面来讲:
1、天然道德:就是自然规律,可以称为:天道
2、社会道德:就是社会规律,可以称为:地脉
3、人性道德:就是人性规律,可以称为:人伦

道不能单纯的从一个角度来讲,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,其实就是人、社会、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,明白之后,你就可以真正的做到顺势而为了。
无论是国家和企业,其实创造的都是一个社会道德,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国家,不同道德规则。
众多社会道德,违背了天然道德,就像今天只讲发展,不管地球一样,是违背天道的。还有许多社会道德,违背了人性规律,例如古代的妇女缠小脚,一些宗教的对妇女的割礼等等。

我们无论是做国家、企业、还是做人、如果能够做到符合天道、地脉、人伦的规律的事情,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,必然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。

 

2、关于“德”
什么是德呢?
德行,德行,德就是行动,是遵循道德规律来行动,就是德!

德的核心思想就是“如一”。

 

3、关于 “敬德保民”

老子是周公思想最本真的传承者。西周时期,占统治地位,且影响最大的思想的是周公的思想,后世称为儒家思想,老子祖上几代接受的都是周公思想的熏陶,《道德经》与周公的思想非常的重合,并且,对周公思想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展现。

周公的思想核心是四个字,这四个字在《道德经》中体现的更为鲜明,即:敬德保民。

《道德经》,可以理解为“道经”和“德经”。

道可以分为天道(自然规律)、地脉(社会规律)、人伦(人性规律),是自然、社会、人性的一种规律,认识这些规律,顺应这些规律做事,即为“德”,推崇这些规律,是为“敬德”。

天道的核心是”生生不息,第一个”生“,是使自己生,第二个”生“,是使他物生,生存是人性和天道的第一法则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因为饿而吃掉其他动物,是符合自然规律的,但如果一个人虐杀其他动物,则是不符合天道的,因为其违背了“生生”原则。

地脉,可以理解为社会规律,因人与人交流而产生,“人伦”,人性的自我诉求。

“保民”是指“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”,也就是民心所向,天都不可违背,尊重人民最朴素的需求和想法是周公早期的思想,基于管理社会,并不够细化。老子对这个思想做了新的延展,更多的从社会和人性去诠释。

《道德经》有鲜明的逻辑,九九八十一章,各有侧重,逐步递进,有展有收。咬文嚼字,永远看不到《道德经》大的思想。因“执微者,必失其著”。

4、关于“出生入死”

不是形容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多么危险,在道德经中是指,人,一旦来到这个世上,就开始奔向死亡,出生意味着入死,生和死是没有人可以控制的,而且不能拿生死给一个人的人生下定论,人存在的意义在于整个过程而不是结果,一个快乐的人一生是会比一个痛苦的人有意义的。

   5、关于“生长收藏”

人生的过程由四个字决定:生长收藏,人生的争斗、努力和拼搏,都是在改善这四个环节的转机,在出现的时候我们能够适应。一个人如果处理好这四个过程,一辈子就会过的很幸福。

小(生)的时候天真烂漫,无忧无虑,“长”的时候好好地玩,好好地谈恋爱,好好地工作,收的时候有所收获,接受自己并能面临可能遇到的低谷,藏的时候学会滋养。

如果一个人,因为即将老去、即将失去,每时每刻生活在恐惧无奈纠结挣扎之中,这样的人生是很痛苦的,坦然接受这个过程,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。

     6、关于“无为”

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退到幕后,让他人为,即为”有所为有所不为”,要遵循规律办事,不加个人意念。做事情时,不加个人私心,才能做得公正公平,言行如一。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七节,将的是”无”: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”

为而不争的重点在为,而不是争,有所为有所不为,强调争斗不如去好好做些事情。

 

   7、关于“为而不争“

老子针对当时诸侯争霸的现象提出了“为而不争”的思想,意思是,我有军队,但我不强权,我有钱,但我不夺利,他倡导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内心安宁,不要刻意追求社会发展,发展越快,反而可能越快的招致死亡,但这并不是强调追求原始的生活方式,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便利,会让我们生活的更舒适。

8、 关于“墨子“

墨子,是“为而不争”的实践者,是真正按照老子思想去做事的人。

墨子在战国时期非常有实力,一来他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,各国市政工程都由他承办,二来是最大的军火商,各个国家的军火都由他供应。墨子有一只1000多人的精良部队,他的部队为了信念而战争,战斗力非凡,但是他有强悍的军队,精良的武器,却主张“兼爱非公”他用自己的商业地位、军事地位直接阻止了很多战争,他不需要说服别人,而是通过做,直接影响。

 9、 关于“自利利人“

当今社会一直在倡导道德,比如企业会说,有才有德,一定录用,有德无才限量使用,无德无才坚决不用。但真正选拔的人,只是懂得“做人”而已,阿谀奉承,溜须拍马。

同样”大公无私“和”自私自利“都是极端的,这个社会最好的状态是”自利利人“

一个人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,怎么能成为有利于他人的人?

一个正常的社会,不是要无私,自利才能利他,才有动力去做利他的事情,这才是“长”。

只有在自利和利人的角度,发展才能长久,我们在做商业也好,光明自大的自利,但一定要做有利与他人的事情,三羌文化自利的出发点就是,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,并对每个人有都所帮助。

 

活动的尾声,南山空同老师与大家探讨了一些问题。

传统文化的生命力:优秀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,需要推广,但更多的是其自我复制和强势侵略,之所以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生命力,是因为我们所倡导的传统文化,是汉唐以后扭曲的社会道德。

“舍”与“逃避的”关系:“舍”是主动的抛却,“逃避”是被动的离开

周公、老子、孔子的思想区别

周公:“敬德保民”,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去规范他人。

老子:“为而不争”,站在民众角度,用实力去影响他人。

孔子:“三纲五常”,使统治阶级适当考虑民意,使民意自甘被剥削统治。

参加三羌文化沙龙的朋友,听过南山空同老师解读《道德经》,纷纷提出不过瘾,一天的时间太短了。三羌文化尽快将南山空同老师解读《道德经》出版成图书,应该在下半年会上市。

在解读《道德经》过程中,有很多有趣的故事,也会整理出版的图书中。

青岛合影  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

【青岛站】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
深圳: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,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
【深圳站】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
 

上海站  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

【上海站】三羌文化沙龙第十期:南山空同解读《道德经》

 

如果想了解更多三羌文化沙龙的信息和资料,可以:
申请加入三羌俱乐部QQ群:285490966(申请时,一定注明申请理由。)
同时也可以加入三羌文化微信平台:

版权所有:三羌文化
三羌文化: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
首发:http://www.375000.com/
欢迎转载!

 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